企业案例:ups的网织得越来越密-九游会旗舰厅
来源:上海大众搬场物流有限公司 时间:2017-05-28 查看次数:
2011年4月4日,ups(联合包裹公司)首次获得中国直航权,每周有6个航班从美国直航北京和上海。这是ups在中国转折性的一步。ups的董事长吉姆·凯利称这是“千辛万苦争得的机会”。因为2000年ups的中国业务增长了45%,直航权在第一年就可以为ups带来超过1亿美元的收入。直航权不仅是ups的利益,也是ups一大批在中国的跨国公司客户的利益。ups加快进入中国,对任何一个享受ups服务的客户来说都是好事情。至少ibm、戴尔、耐克、3com、思科、通用、大众及惠普等跨国巨头们会为此热烈鼓掌————这些全部是ups的全球协议客户。
20世纪80年代,ups在美国的一些重要客户如ibm、摩托罗拉、惠普等都在中国开展了业务。它们作为ups的全球协议客户,当然要求ups把服务延伸到中国。起初,ups不能在中国设立机构时,就通过中国公司代理,转到ups在亚太其他地区的机构去处理。1988年,ups和中国外运集团签订了代理业务协议。到了1996年,ups终于争取到成立合资企业的权利,与中外运集团成立北京合资公司,并在上海成立代表处。这些机构配合ups在新加坡和香港、台北等地的公司,开始提供比较规范的服务。中华考试网
ups中国区总裁陈学淳说:“虽然我们现在已经比1996年前进了不知道多少倍,不过现在经常有大客户要求ups加快进入中国的步伐,因为他们的业务量在攀升,他们希望可以在中国享受ups在欧美一样的服务。大概国内的包裹服务实在是让他们很不适应。不过,说实话,这也不是ups一家可以做到的。”
ups在进入中国时所面对的困难,一方面是众所周知的政策问题,而另一方面,是让ups十分头疼的环境问题。其实,ups自己也有一大批为自己提供服务的跨国公司伙伴,离开它们的支持,ups也觉得在中国不太适应。它也在不时地向这些服务商招手示意,希望它们全都进入中国,能够像在美国一样有个健全的生存环境。
1988年ups在进入中国后,其亚太区协议公关咨询服务商爱德曼国际咨询公司也于1990年在北京成立了独资公司———“爱德曼国际公关中国有限公司”,并在上海和广州分别设立办事处。爱德曼是全球最大的公关咨询服务公司,拥有400多家分公司,专门为跨国公司提供公关服务。90年代初期,中国的公共关系行业还处在极端原始的阶段,而由于经过长期合作,爱德曼已经对ups的推广宣传形成一套系统,ups当然不会选择国内的或其他的公司来做。
与爱德曼相似,ups的另一个全球协议服务商美国麦肯·伊瑞克森世界集团(mccann—ericksonworldgroup),一直代理着ups在全球的广告发布。该公司对于ups的全球品牌行销操作极其成功。这家公司是全球极具实力的整合行销与传播集团,为很多跨国公司提供行销与广告服务。在广告领域,虽然中国有上万家广告公司,但是跨国公司几乎很少把行销广告业务交给中国广告服务商。在ups进入中国后,由于有广告领域准入政策限制,麦肯·伊瑞克森世界集团无法进入中国,ups那时在中国的广告业务量也明显很小。直到1991年底,该公司和光明日报在中国设立合资公司麦肯光明广告公司,才开始与ups在中国对接。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服务商都像广告和公关公司一样能招之即来。这是让ups和它的服务商都感到无比痛苦的事情。ups的全球协议银行是美国第二大商业银行美洲银行(bankofamerica),该银行总资产近7000亿美元,在许多跨国公司眼里,它有良好信誉。该银行几经周折,最后才在中国设立了办事处,但是大部分业务都受到限制,电子银行业务更是难以开展。对于很多为跨国公司服务的银行来说,它们费力地来到中国,获得的业务量比付出的代价要小很多,但是这些银行更看重的是它在中国的大客户。据陈学淳说,美洲银行在中国的业务开展受限太多,对ups来说是很不利的,很多在美国的银行服务都不能享受,但是中国银行又极其不适合ups。
保险公司面临同样的金融管制问题。ups的全球协议保险公司是opl集团(omegapointlaboratories),这是在百慕大注册的一家保险公司,因提供特殊的保险业务(包括特殊保险顾问、风险测试、风险实验、风险调查等)而风靡全球。该公司推出的产品适合于空运、船运、火灾、事故等特殊领域的保险。ups选择它显然是经过考虑和斟酌的,但是在外资保险业被严格限制的时期,opl这种保险公司更难以进入,除非它以保险咨询的名义拿到牌照。目前,该公司在中国没有任何办事机构。陈学淳说,ups现在在中国的业务没有用保险公司,如果opl不来,ups就只能对客户提供常规的理赔服务,因为中国的保险公司无法提供符合规范的包裹附加保险服务。
金融和保险的问题还可以等一等,但是也有一些问题是ups不能等的。ups最引以为豪的是,全球独一无二的无线终端————包裹资料收集器diad3(deliveryinformationacquisitiondevice),很大程度上它是ups可以实现实时查询每天1300多万件包裹所在位置和所处流程的关键产品。速递员拿着这个终端可以在收到包裹的第一时间把包裹的信息传递到总部的数据库,而且还可以在收货人收到包裹的同时,把收货人在diad3上的数字签名传送给送货人。当然,这种基于蜂窝电话网络的无线的数据传输是需要电信运营商支持的。
目前,在美国、欧洲甚至亚洲绝大部分地区,ups都在使用diad3,日常使用量达到85000个,日处理包裹320万个。但是,在中国大陆,由于这种产品需要运营商提供移动通信网络平台,而中国没有人能够为ups提供这样的服务,并且政策也限制外资对这个领域的进入。于是,面对这些无奈,ups为了保证运作的统一性,不得不在中国使用前一代产品————diad2,采用每天到数据库输入内存信息的方法,牺牲了实时的优点。
虽然这个2代产品已经足够让国内包裹递送行业震惊了,但是,ups仍然极其希望有电信运营商来到国内物流领域开发这个市场。如果国内的不行,恐怕就要等加入wto以后进来的国外运营商了。
有时候,一些服务是ups必须要解决的,服务商又进不来,ups还会采取更加极端的方法。比如,ups在中国没有货运代理权力,但是这个权力对ups这样一个全程服务商至关重要。于是去年ups以4亿美元的代价收购了一家在中国拥有货运代理资质的美国跨国公司———飞讯。
可以想象,像ups这种庞大的国际化链条一旦全部移植到中国,其优势将是惊人的,中国企业显然无法望其项背。仅在速递市场,自1995年以来,ups、dhl、fedex、tnt等跨国公司在中国的速递业务每年营业额都保持在20%以上的增长,而中国邮政的ems却只有2%的增长率,ems的市场份额也从高峰期的97%下降到40%。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境外公司大多宣称自己的业务都是国外延伸进来的。这一方面说明了作为他们全球客户的跨国企业在中国的高速发展,一方面也隐含着更大的威胁————人家还没有开始开拓中国本土的市场呢!
其实,前面说到的马士基和ups仅仅是商业链条里面物流行业一部分中的单个企业。如果我们把目光放到更广泛的商业链条中就会发现,这些一串一串的跨国公司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张大网。无论是“马士基—宜家的点对点”,还是“ups的一条线”,都不是wto之后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准确概括。因为每一个跨国公司都有若干个链条,这一个个跨国链条相互交织,最后是一张越结越密的大网。这就像宜家的公关公司是瑞典的奥波达咨询公司,而奥波达咨询公司又服务于摩托罗拉,摩托罗拉又可能选择马士基物流……它们的能力可以借此得到最大的发挥,甚至被系统性地放大。
群居生存中华考试网(www.examw。com)
美中贸易委员会中国首席代表mr.powers:
“跨国链条”很合理。美国的跨国公司当然希望能用全球统一的businessmodel(商业模式)和客户链,并把这种模式复制到中国。如果美国的公司到中国开厂,它肯定希望它的全球伙伴来提供物流、仓储、采购等各种服务,中国的企业可能不合适。这种现象叫做“clusteringlife”(群居生存)。
中国开放时间不长,在中国的跨国公司都感到不适应,商业模式受到制约,国际伙伴的关系也受到制约。中国进入wto后,一些限制在3年内要逐渐取消,美国公司的跨国链条就会移植中国。